
> 一葉知春 | 2025年有機白毫銀針即 | 2025-04-02 |
> 品質自信,榮譽加冕!張天福有機茶再獲 | 2024-12-07 |
> 一年一歲一典藏!張天福·「十二生肖 | 2024-12-03 |
> 天地開泰,舉國同慶!慶祝中華人民共和 | 2024-09-30 |
張天福:用心去做—高標準茶園的建設
1964年,國內外茶葉市場需求量日益增長,為此,福建省提出大力恢復發展茶葉生產的方針,各地掀起了開山種茶的熱潮,茶區群眾也迫切需要在開辟新茶園方面的技術指導。

先前講過,張天福為抓好茶園開發建設,研究出了一套新技術“梯層茶園條墾法”。1964年秋季,張天福帶領省農業廳兩名農墾規劃隊的年青技術員,到閩北搞新茶園開辟樣板試點,親自傳授推廣“梯層茶園表土回溝墾法”這項新技術,這對閩北建立高標準新茶園,促進茶葉生產的大發展,打下了一個良好基礎。
張天福深入到開辟高標準新茶園的試點工作現場,親自教青年技術員怎樣裝配使用儀器;開辟茶山要進行測量規劃,張天福從實際出發,替茶農著想;他一絲不茍、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和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,給當地茶葉工作者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。
接受新事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老茶區群眾中傳統守舊的“開山種茶”思想根深蒂固,為了更好的動員茶區群眾,減少他們的后顧之憂。張天福與技術員們在當地干部的配合下,做了大量細致的說服教育工作。把建立高標準茶園,當作蓋樓房要挖好地基,是百年大計打比方,向群眾進行深入淺出的宣傳。
張天福大力宣傳建立高標準茶園,開筑梯層茶園表土回溝的各種好處和重大意義,最終,他的苦口婆心、真摯用心終于得到了回應,群眾想通后,勁頭也就有了,試點工作順利開展。
為了保證新開茶園的質量,張天福每天都要親臨茶山現場檢查。在茶葉科技工作者和茶農的共同努力下,當地茶園面積與產量呈直線遞升;1984年茶園面積比1964年增加十倍,產量增加二十多倍。此后,茶葉生產更是繼續穩定發展,全區新式茶園所占比重,由1964年的22%飚升至2004年的88%,畝產也從37.2斤突破百斤大關,翻了兩番還多。
1965年,福建省茶葉學會總結交流了各地開展新茶園的工作經驗,進一步提出了五條高度綜合概括的、系統完整的《關于建立高標準茶園的技術措施意見》,不少具體內容反映了張天福的實踐經驗。《五條技術措施》至今仍是茶區指導工作的準則。
張天福曾經長期在閩東茶區工作,這里是張天福茶葉事業的起點,在這一片相對貧瘠的紅土山地中,張天福做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兩件事:創辦福建省第一個重點茶葉改良場;研究人工做青課題。
此外,張天福也在此地渡過了落難時的20年,在這20年中,他以一個普通勞動者的身份與當地的廣大群眾結下了深厚的友誼。因此他對閩東茶區的茶葉事業十分關心,在閩東工作期間,張天福對霞浦茶區建立生態茶園、改造低產茶園、選育特早芽品種、開發名特優產品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貢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