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> 一葉知春 | 2025年有機白毫銀針即 | 2025-04-02 |
> 品質自信,榮譽加冕!張天福有機茶再獲 | 2024-12-07 |
> 一年一歲一典藏!張天福·「十二生肖 | 2024-12-03 |
> 天地開泰,舉國同慶!慶祝中華人民共和 | 2024-09-30 |
張天福:審茶評茶二三事
斗茶一事
“斗茶”這項活動早在唐朝末年就已經流行,當時圍繞著茶葉品質進行比較鑒別,多在民間茶販之間進行;茶販之間這種質量比較,不僅有利于打開茶葉市場銷量,也能激勵茶農不斷提高自己的茶葉品質。
今天的名茶評比、茶王賽就是從古代的“斗茶”演變而來的。名茶評比不僅可以優化提高茶葉品質、提高茶農的積極性,還能促進茶葉品牌的優化。
茶界佳話,廣為流傳
長期以來,張天福在茶葉采制實踐中,練就了一身過硬的茶葉評審的真功夫,積累了豐富的經驗,具有無可爭辯的權威性。
1987年,在一場在安溪舉辦的茶王賽中,因為是匿名評選,一位茶農為了想讓自己的茶葉增加獲獎的機會,便把同一種茶葉分兩批送,而且兩批送的這種茶葉最終過五關斬六將,獲得了第三名和是第四名。
被邀請擔任總評委的張天福因有事遲到了一天,風塵仆仆趕到的他絲毫不敢懈怠,對獲獎產品進行反復對比之后,提出第三名和第四名無論從色、香、味、形方面都不分高低,應該改為并列第三。當時因為沒有這個先例,有些評委不太同意,但一向謙虛辦事的張天福說:“這是事實,為什么不能破例”。后來頒獎時,評委才知道原來這兩杯茶屬于同一種茶,無不對張老高超的審評技藝以及權威性深感佩服,深表敬意,在茶界成為廣為流傳的一段佳話。
審茶評茶,得見真功夫
名茶評比,直至茶王賽,有國際性質的、國家級的、省級的、以及縣內各鄉鎮的。從1982年到2007年,每年的春秋兩季,省與省、縣與縣、鄉與鄉等,只要對茶葉發展有幫助,張天福不知參加了多少次茶葉品質評比,一個接一個,馬不停蹄、往返奔跑,不知疲倦,是茶界公認的頂尖級的評審大師。
即使在激烈競爭的評比場上,他仍以恬淡安靜的心境,一絲不茍,精密細致、反復推敲,謙虛謹慎,不專橫獨斷;他為了認真聽取其他評委的意見,總是最后一個發表意見;他恰當地處理了不少有爭議的茶樣,贏得了評委們的一致贊頌。